买东西怎么辨别伪需求
思考方向
探寻本质:买这个目的是什么?
替代方案:其他方案可以满足需求吗?满足不了的话,痛点在哪?
判断不必要需求[^1]:把这个换成钱,要钱还是这个东西?——选择要钱就是伪需求,消费主义
克制冲动消费[^4]:过两天再看,还想不想要?——不想就是伪需求,想要就延迟满足[^5]
优化资金运用:资金运用合理吗?还可以优化吗?
旁观者清: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当前自己遇到问题 是保持现状或者做出改变
其他参考
心理距离似乎确实能鼓励我们在面临现实生活的探索与利用抉择时做出更理性、更大胆的决定
破解犹豫难题:利用神经科学做出无悔的选择 https://jandan.net/p/115956#/
小孩非必须的消费,这种情况属于乱花钱还是正常消费
寒假时间,给小孩买了一个乐高的积木,花费 850 ,小孩子拼完了非常喜欢。计划六一给小孩买个乐高的擎天柱,花费 999 ,然后放暑假了再给小孩买个 1299 的积木,作为暑假礼物
…
这半年时间内花费 3148+320+367 ,现在男方月到手 12K ,请问这半年内的这部分花费,属于正常消费还是乱花钱?
- 这个思考方式稍稍有点问题,不是正常消费,就一定是乱花钱吗,太极端化了。
- 现实通常有大片大片的灰色地带,这些消费对孩子有好处,金额有点偏高,因此比较准确的描述是:资金运用不完美,可能成本还有下降空间,或资金还能用于更有意义的地方。
- 两种思考方式的区别是:
- A. 主要目的是定罪名,感觉上好像一旦定罪为乱花钱,以后就不买积木了,而如果定义为正常消费,以后就可以买更多积木。
- B. 不关心罪名,更关心如何改善,思考过程中很自然想到 “资金运用”、“成本控制” 等关键词,那改善的方向也自然逐渐清晰,比如,很容易想到记账,分析衣食住行教育各方面用了多少钱,接下来也就很自然可以做预算,课余教育、兴趣爱好的预算有多少,这一做出来,不就彻底清晰了吗。
质量等级: 优等品 > 一等品 > 合格品
Wikipedia 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1]之所以成为资本主义主要的意识形态之一,就是因为只有消费大量超过需求而生产的货品,才有可能维持资本主义的运作 [^1]
收集:
收集是一种常见行为[^3],比较狂热的就是仓鼠症[^仓鼠症],影响生活就是囤积症[^2]
- 不要纠结了,没有最好的产品,也没有最适合的。
- 没有远超时代的技术,没有黑科技,没有神奇。
- 便宜没好货,不代表昂贵就是好货。
- 字体越大、颜色越深的内容,越不可信。
- 大部分新奇产品的结局是吃灰,买前给自己一天的冷静期。
- 不要相信 KOL、发烧友、评测和导购文,网上的信息九成九都是营销材料。
- 不要相信我,绝大部分旁人的使用感受,对你毫无价值。
注:以上仅指民用消费领域
- 健康原则, 做对身体伤害最小的事
- 八二法则,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东西去做
- 刚需能一步到位, 就一步到位
[^1]: Wikipedia 消费主义 指相信持续及增加消费活动有助于经济的意识形态。
[^2]: Wikipedia 囤积病 囤积症(英语:Compulsive hoarding),或称储物症、强迫性囤积症、病态性囤积症、弃置恐惧症,是一种强迫行为,过度性地收购或收集物件,即使是不值钱、有危险性或不卫生的物品,不过也有些是属于可能有用但是闲置的物品。
[^仓鼠症]: 网络流行语,是指像仓鼠一样热爱囤积东西且不爱出门的人
[^3]: Wikipedia 收藏心理学 收藏心理学是一个研究领域,旨在了解人们为何投入时间、金钱和精力来制作和维护收藏品的激励因素。
[^4]: 冲动购物症状(英语:Compulsive buying disorder)俗称购物狂,是指不加思索地购买超过生活所需乃至超过自身经济承受力的商品(包括但不限于服饰、奢侈品等)。该种现象较常出现于女性,尤其在各大商场掀起打折狂潮的时候。
[^5]: Wikipedia 延迟满足**** 指的是人“放弃眼前立即可获得的奖赏,目的是为了获得以后才实现的奖赏”的过程